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张易文2017年高考_张易文怎么参加高考的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时隔4年,9岁高考落榜,10岁以352分上大学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2.河南“女神童”未上过学,10岁却考上大学,结果怎样?3.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的神童,最终为何泯然众人?4.那个父母不让上学靠自学352分勉强进大学的10岁女孩,后来怎样?5.4年过去了,那个350分勉强考上大学的10岁张易文,如今怎么样了?6.父母在家教出10岁大学生,你支持超前教育吗?7.时隔4年,9岁高考落榜

1.时隔4年,9岁高考落榜,10岁以352分上大学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

2.河南“女神童”未上过学,10岁却考上大学,结果怎样?

3.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的神童,最终为何泯然众人?

4.那个父母不让上学靠自学352分勉强进大学的10岁女孩,后来怎样?

5.4年过去了,那个350分勉强考上大学的10岁张易文,如今怎么样了?

6.父母在家教出10岁大学生,你支持超前教育吗?

7.时隔4年,9岁高考落榜,10岁以352分上大学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

8.10岁女孩上大学父亲为何说如果不听话会一直控制她?

张易文2017年高考_张易文怎么参加高考的

一个普通的13岁女孩,本应该快乐开心的在中学学校上学,但现在却是一名大学生了。13岁上大学,多少父母眼中的骄傲,却又是多少花季少年的苦恼。

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也在不断增加,压力也就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只不过现在的家长开始将压力推到了孩子身上,不少家长为了能使得孩子在残酷的竞争中一枝独秀而不惜使尽千方百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关于跳级读书的新闻也铺天盖地。今天18岁博士,明天15岁硕士,看起来跳级读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给老祖宗争气了。但在应该玩耍应该活蹦乱跳,找到人生快乐的年纪学习,却过早的进入和自己毫不相干的舞台,这样的教育,思想对孩子的发育和对社会的发展能够带来正向的影响吗?

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河南省有一名叫张易文的高考神童,她的父亲张民弢曾经声称自己是个神童,并且8年靠自己学完完成所有课程,而且还是北京大学博士,但后来有网友指出,北大博士只是他的学历。张民弢的假面被揭穿,过了没多久,张易文出生,她的给父亲带来了希望,于是他将自己的神童梦都压在了女儿的身上。

在父亲的细心教导下,不到1.3米而且只有9岁的张易文来到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参加了2016的高考,这一举动,引来了记者和其他家长的赞赏:“才9岁就参加高考,简直是神童阿!”面对众人的艳羡,父亲更是侃侃而谈道出他的计划:“我计划让她20岁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进入上流社会。”这一计划,父亲张民弢说的信心满满,但是他没有思考过孩子的内心想法。

第一次参加高考张易文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在家中私塾里,爸爸只教了她国学,但是高中数学、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她都不会,所以只考了172分。离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还差了一大截。尽管这次失败,但父亲不放弃的依然把她摁到另类而陡峭的求学路上,继续走下去。

第二次,张易文的父亲又让她参加了2017的高考,这时她才10岁,她以352的分数被商丘工学院录取,是三年制大专,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0岁的张易文就此成为了最年轻的大学生。

十岁就上了大学的“神童”张易文因为年纪小和同学们在年龄,思想上相差还比较大,因此在大学里和周围的同学朋友显得格格不入,也跟同学无法聊到一起,并且因为年纪小。生活也不能自理。

曾有人说过一个人的成长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应该要有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对此你怎么看?

时隔4年,9岁高考落榜,10岁以352分上大学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

不是。

2020年7月,有一位大专生毕业了。这位毕业生就是张易文,今年13岁。

张易文是河南商丘人,在4岁的时候被父母亲送进了幼儿园学习,但是短短的一个月就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回到了家中。从此,张易文就结束了在学校学习的生活,只在父亲的私塾学习文化课知识。

就这样一直学到了2016年,也就是张易文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参加了高考。由于没有学籍,需要高中同等学力证明才能报考。当时,他的父亲就开具了这样的证明。

不过这个证明是开出来的,不得而知。根据张易文的情况,她报考的应该是文科。高考成绩出来后,张易文的成绩是172分。

在2016年,河南的专科录取线是180分,这样的成绩自然不能被大专院校录取。2017年的时候,张易文再战高考。但是这一次并没有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高考。而是参加河南省在三四月份组织的大专院校的单招考试,报考的商丘工学院。

单招成绩是352分。这一次考试被商丘工学院录取。一时间,张易文名声大噪。一时间被誉为神童,被誉为天才少女。

其实,看看张易文这两次的高考经历可知,张易文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欠缺。基本谈不上什么神童。如果真的是神童的话,高考成绩不会如此低。更不应该通过单招考试被大专院校录取。

河南“女神童”未上过学,10岁却考上大学,结果怎样?

所谓神童,是对天赋异禀的儿童的一种称呼。从古至今,在我国出现过许多神童,战国时期秦国大臣甘茂之孙甘罗,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宾客。到了汉朝已有对神童的选拔制度:“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

在现代,由于受到“伤仲永”的故事影响,许多人对“神童”二字有所避讳,但是作为家长,很多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聪明宛如“神童”。

4年前,9岁的河南女孩张易文便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高考考生,但成绩不理想,落榜了。第二年,10岁的张易文再参加高考,以352分考上商丘工学院。

当年,人民日报以《人生慎按“加速键”》为题对此提出质疑,还有不少网友认为其父亲的教育方式会毁了女儿。4年过去了,张易文的现状如何?

一、“神童”张易文

张易文,出生于河南商丘,由于父亲张民弢是一个学生培训班的老师,她并没有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小学,而是在家里由父亲教育。所以,她4岁便识两千多字,9岁已基本学完高中语文、英语,初中数理化。

2016年,张易文在父亲的协助下,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当时,1.3米身高的张易文,身材瘦小,她的出现让考生和考生家长惊叹不已。大家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说:“她才9岁啊,这么小就参加高考了,小神童啊!看看我们。”

不过这一次,张易文考得不理想,只考了172分,落榜了。“后来,她的父亲说她当时没有来得及复习,只是看了一遍高中数学,其他的科目几乎没有学,所以考低了。

到了2017年2月,为了迎接高考,父亲张民弢将女儿送去高考复读机构,学习了4个月。之后,10岁的张易文参加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获得成绩为352分,成功考入商丘工学院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二、10岁上大学

10岁的孩子,别人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张易文已经上大学了。不过她依然摆脱不了还是小孩的状态,而且没有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她上的这所大学是张民弢选的,专业也是张民弢选的,父亲认为信息技术是未来的热门和发展趋势。

上了大学后,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张易文与同学们没有共同语言,生活上也需要父母的照顾。

而在学习上,张易文并没有比其他同学优异之处,反而承受过多的学业压力,失去了享受童年乐趣的权利。

三、现状如何?

3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13岁的张易文在2020年7月已经从学校毕业。毕业证显示,修完教学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毕业后,张易文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在自家的培训学校当了一名助教,每月底薪2000元。

据她父亲所说,13岁的她虽然大学毕业了,依然像一个孩子。她有时候不能按时到校,不认真上课,不认真批改作业。这样子,她的父亲说会扣她一部分工资,最后到手大概是1000元左右。

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张民弢记者,打算先让女儿跟着他们工作两年,适应一下社会以后,再考虑考研究生,希望她往动漫方面发展。

四、结语

与张易文同样是10岁上大学的张炘炀,13岁时已经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16岁的他又成为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目前,他依然在继续深造。

张易文真的是神童吗?回顾她这几年的成长,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证明她天赋异禀。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是父亲过早教育,过早地参加高考。她的未来发展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对于张易文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的神童,最终为何泯然众人?

古往今来,我国的能人志士,数不胜数。一旦一个孩子过于出色,就会被称为“神童”,但是在如今社会时代的变换之下,“神童”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如今更是成为了一个噱头,被人们拿来博眼球和蹭流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确实一个孩子的成绩和能力能够看出这个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成功,但是这样也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对这个孩子的拔苗助长,丧失了的童年,早慧让所谓“神童”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些超过他们这些年纪的事物。

正文

所谓的“神童”,的成长就真的好吗?2017年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人,叫张易文,被河南商丘工学院录取了,从未上过学,年仅十岁就进入了大学的校园。这样的新闻在当时一出现,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她的父亲还非常的骄傲,表示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省了八年的学费,但这是钱的问题吗?这是成长的问题。

张易文成长在一个教育家庭中,其父亲在当地创办了一家私塾,张易文的童年从来没有去过学校,就在父亲的安排下,从私塾中接受父亲的教导,并且在2016年参加了第一次高考,这一年她也才九岁。这样的年龄参加高考本身就不符合规定的,她不像是直接从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人那样方便,但是她的母亲也是做教育的,是一所文化培训学校的校长,能够开具代表高中同等学历的证明,能够到达参加高考的最低门槛,有幸进入高考的考场,只不过第一次高考的尝试让她以惨淡收场,语文46分,数学31分,外语37分,综合58分,总分172,连二百分都没到。

张易文父母表示没有关系,来年再战,随即为她安排了第二次高考,准备复读一年之后,向大学发起挑战。就这样在第二年的时候,也就是2017年,张易文报名并参加了河南商丘工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她获得了352分的成绩,虽然成绩不高,但是她成功地被该所学校的专科录取,这一来打破了该学校年龄最低的记录,同时也让张易文这个年仅十岁的小女孩进入媒体的视野,成为一个焦点。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张易文的父亲非常的骄傲,对于自己的女儿没有上过一天学也能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最主要的是省了八年的学费,所以非常的高兴。同样经过媒体的报道,张易文父亲的私塾很快成为了一个培养人才的学校,很多家长都将子女送过来,希望能够成为像张易文这样的“神童”,不过外界的质疑和评论也随风而来,认为是张易文的父亲为了博人眼球,想要宣传自己的学校。

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张易文丧失了童年,让她的父亲名利双收,只不过张易文所失去的这一切都无法弥补,虽然进入了大学,但是它是一所专科学校,并不是学历歧视,而是在如今社会一片对于学历至上的呼声之下,张易文的前途堪忧。

总结

时光不能重来,张易文已经成为了河南商丘工学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是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否会后悔,没有经历正常的学业,也没有享受这其中的过程。不过别人的事情,我们作为外人,也无法说什么,只是在如今这样看来,这样的“神童”出现在大学校园里,真的就是所谓的教育好的表现吗?倘若真的是教育好的表现,那么这个神童就不应该进入的是这样的一所学校,而应该进入所谓中科院的少年班之类的学校。

人生路漫漫,回首往事,也不应该后悔,面对未来也应该积极向上,说不定在数十年之后,张易文也会别有一番境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或许她的家庭不想让她经历升学的压力,选择进入一个大学,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也是一样的。

那个父母不让上学靠自学352分勉强进大学的10岁女孩,后来怎样?

人的成长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缓慢的过程,按部就班、水到渠成。虽然说也存在着一些天才儿童,他们或许少时就才智惊人,是十里八乡的家长羡慕的对象,但是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如果一般的家长硬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往天才的道路上去靠拢,那无异于拔苗助长,最后受伤害最多的必然是自己的孩子。

张易文就是这样一个孩子。13岁的年纪,放在一般家庭里,孩子不过在上初中,每天学习的还是比较简单的知识。

但是张易文在13岁时,却已经从商丘工业学院毕业了。当初张易文第一次参加高考,年纪不过9岁,瘦小的身躯穿梭在一众高三学生当中,却显得是那样的吸引人注意。

那时候,宣传张易文为“天才少女”、“神童”的报道铺天盖地,不过很可惜,张易文在第一次高考当中却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年张易文再战高考,也不过是被一所很普通的大专院校录取了,那时候的张易文再也没有引起什么水花,毕业时尽管只有13岁,但是还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女孩子。

13岁就毕业回家,一来这不是什么名校,就业市场上没有什么竞争力;二来毕竟她才13岁,哪个用人单位敢要她?就这样,张易文只好毕业即失业,回到了家里,在父亲的培训机构帮忙。

往日传得沸沸扬扬的“天才少女”如今成了培训班的助教,未免让人唏嘘。但是在我们得知张易文这些年的经历之后,更是觉得为她惋惜。

2016年,张易文才9岁,身高大概1.3米。可就在那一年,张易文第一次参加了高考。张易文的父亲自己办了一个补习班,张易文从小就没怎么在学校里读书,唯一的学校教育经历就是上了一个月的幼儿园。

之后就一直是父母在家里教育她,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不过按照张易文父亲的说法,女儿的学习能力他是十分骄傲的。据他说,女儿就是神童。

4岁已经识得2000多个汉字,13岁拿到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证明,张易文的父亲感到十分满意。按照父亲的规划,张易文20岁就应该博士毕业,之后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以后进入上流社会。

张易文13岁那年,她的父亲就为她报名参加了高考。尽管关注的人很多,但是很可惜,张易文的成绩并不理想,总分只得到了172分。张易文的父亲并不认为自己之前所做的有什么问题,而是让女儿继续坚持,并且在第二次高考前几个月报了个冲刺班,拼命学习。

张易文那时年幼,便认为父母所做的都是为自己好,父亲说的就是真理。自己只需要按照父亲的规划走下去,一定不会错。第二次高考张易文也不过得到了352分的成绩,连个普通本科都上不了,但是这实际上已经耗尽了一个13岁女孩儿的才气。

张易文的父亲倒是十分坦然,让女儿上了一所大专,他说,女儿以后是要专升本,再考研考博的,现在上大专也没关系,殊途同归。

进入大学之后,张易文开始感到无边的寂寞。同学们都比她大了太多,没有同龄人陪伴的张易文是那样的孤独。这种不便不仅体现在心理上,还有生活上。甚至连食堂打饭的窗口她都够不着,每次只能找人帮忙才能打得到饭。

且不说三年的学习怎么样,张易文的心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越来越不爱说话,后来开始埋怨自己的父母。

毕业之后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毕业即失业的张易文只好回家。回家之后开始与父母亲经常发生冲突,她变得偏激而易怒。可是父亲却仍然不认为自己所为有什么错误,放言说还要将这种教育方式放在张易文的弟弟身上。

4年过去了,那个350分勉强考上大学的10岁张易文,如今怎么样了?

每一个家庭应该都盼望着自己家里的孩子能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本能,不管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儿女的前途好,还是觉得跟外面的人讲起来的时候会比较有面子。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有很多父母晒出自己孩子的各种作品,有弹钢琴很厉害的,有画画很逼真的,还有跳舞非常不错的。总之在各个领域都一定会有人去涉及。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的资源发展也多了起来,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网友都会在下面评论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行呢?虽然确实是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这个世界的天才还是比较少的,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有一个地方出色的才能,那么父母势必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去培养的。所以除了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更多的也要比较一下自己和别人家孩子的家长是否一样对孩子那么上心且有耐心。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就是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的故事。

在很久之前,有一篇热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那就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在某一届的高考中考虑353分,上了一个专科,那个时候专科还是比较值钱的一个学历。以这个小女孩的年纪来说,确实是很不容易了,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的人夸她是神童。因为十岁的小孩子一般都还在上小学四年级,但是这个小女孩却可以直接参加高考了。

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叫做张易文,张易文出生在一个比较重视教育的家庭,她的父母和别的不负在教育的观念上很不一样,因为张易文从来没有去学校上过学,她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的。她的父母认为学校的学习程度太慢了,于是选择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在张易文十岁那一年,她已经完成了高中所有的课程。

其实高中的课程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确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孩子的身体发展是有一定的发展阶段的,十岁孩子的大脑都还没发育完全,你就要求她能够去完成一个年龄才能做到的事情,确实太过强人所难。说白了这不是自己想不想学习的主观因素,而是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的客观因素。

后来的张易文去了这个专科学校上学。还是引起了网友的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这似乎有点拔苗助长的意味了。因为张易文考的分数确实说明她很努力,但是如果按照她正常的年龄来说,她不会只靠这么点分。第二个就是,张易文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也不够成熟,毕竟父母从来没有送她去上过学。而在成年人上的大学里面,很多事情不是说以一个小孩子的观念去看的。

反正都是有着自己的意见,那么你们觉得如何呢?

父母在家教出10岁大学生,你支持超前教育吗?

4年过去了,那个350分勉强考上大学的10岁张易文,如今怎么样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大的压力,大人们开始将压力递给了孩子,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不惜使尽千方百计,那些体制中的艺术高考和体育高考不幸中招。近年来,关于跳级读书的报道也铺满了我们的眼前。跳级读书,在本该玩耍本该肆无忌惮的年纪学习,过早的进入不属于自己的舞台,这样对孩子的发育社会的发展会带来正向的影响吗?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位一位女孩。

今天我们讲到的就是河南省一名叫张易文的高考神童,她的父亲曾经表示自己就是神童,曾经8年自学完成所有课程,还是北大博士,后来这一切都被网友推翻,都只是他的学历。而张易文的出生又给他的父亲带来了希望,他将自己的期望都压在了女儿的身上。

经过自己的教导,2016年张易文的父亲让她参加的高考,但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张易文取得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甚至连大专都上不了。但是第二次,张易文的父亲又让她参加了高考,她以352的分数被一所大学录取,当年她才10岁。

但是这个十岁就上了大学的“神童”在大学里还是周围的同学朋友格格不入,跟别人聊天都聊不到一起,而且她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还有靠父母,现在的她毕业后并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在父亲的私塾当起了助教,每月底薪2000元。“她有时候不能按时到校,不认真上课或批改作业,会被扣一部分工资,最后到手大概是1000元左右一个人的成长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有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时隔4年,9岁高考落榜,10岁以352分上大学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

10岁,是一个天真烂漫,懵懂无知的年纪,按照正常的教育轨迹,应该在读小学四五年级,和一帮小朋友跳跳皮筋,打打弹珠什么的。但是前两年却有这么一个来自河南商丘的小女孩张易文,十岁就参加高考,以352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当时引发热议。

352分,对应届考生来说,当然不是什么理想的分数,而且也上不了什么好的大学,只能是一般的专科学校。但是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来说,确实已经是很厉害了。而且更为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叫张易文的女孩并没有进过学校,一直都是靠父母在家里辅导。

张易文的父亲曾经表示自己8岁就自学完了中小学课程,还考入了北大并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甚至声称自己独创了一套叫做?易文?的智能语言系统,自己女儿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在张易文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时,张易文的父亲觉得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不能让他满意,因此决定让孩子在自家开办的培训学校上课,自己亲自教育孩子。

于是,没有踏进学校门的张易文就这样在父母的教育下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十几年才能完成的课程。2016年,张易文9岁就参加了高考,那一年成绩不是很理想:语文46分,数学31分,外语37分,综合58分,总分172分。第二年,张易文再次参加高考,这一次她考了352分,被商丘工学院录取,这一年,张易文10岁。

本该上小学的年纪,张易文却来到了大学,站在军训队伍中的她显得那么瘦小,跟其他学生格格不入。事实上由于长期在家学习,没有和同龄人有很多接触,张易文的大学生生活也是困难重重。因为10岁考上大学,她出了名,所以要面对诸多的采访,这也让孩子有点不堪其扰。不过她父亲并不以为意,父亲也早已为她规划好了读研读博的路线,他想让张易文在20岁之前读完博,然后出国留学。计划是美好的,能否实现只能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了。

网上对这个10岁?女神童?的讨论也是见仁见智,有的惊叹于孩子的学习天赋,觉得张易文父亲在家能教出如此成绩的孩子让人叹为观止。但是更多的网友对这个孩子却是担忧甚至有点惋惜。10岁能考352分已经很牛了,张易文的父亲也有能力在家教育,为何不能再教两年,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呢?这样对孩子的发展不是更为有利吗?为什么一定要追求这个?低龄?的热点,是不是也有点用女儿来为自己炒作的嫌疑?

其次,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让孩子在学校的环境中能够与同龄人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在家闭门造车式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可能是够了,但是其他方面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

还有,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孩子认可和愿意的,还是父亲为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的。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为孩子安排未来?当然,张易文父亲这种对教育的探索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每个家长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孩子毕竟不是实验品,有时候拔苗助长未必是好事。

10岁女孩上大学父亲为何说如果不听话会一直控制她?

所谓神童,是对天赋异禀的儿童的一种称呼。从古至今,在我国出现过许多神童,战国时期秦国大臣甘茂之孙甘罗,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宾客。到了汉朝已有对神童的选拔制度:“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

在现代,由于受到“伤仲永”的故事影响,许多人对“神童”二字有所避讳,但是作为家长,很多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聪明宛如“神童”。

4年前,9岁的河南女孩张易文便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高考考生,但成绩不理想,落榜了。第二年,10岁的张易文再参加高考,以352分考上商丘工学院。

当年,人民日报以《人生慎按“加速键”》为题对此提出质疑,还有不少网友认为其父亲的教育方式会毁了女儿。4年过去了,张易文的现状如何?

一、“神童”张易文

张易文,出生于河南商丘,由于父亲张民弢是一个学生培训班的老师,她并没有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小学,而是在家里由父亲教育。所以,她4岁便识两千多字,9岁已基本学完高中语文、英语,初中数理化。

2016年,张易文在父亲的协助下,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当时,1.3米身高的张易文,身材瘦小,她的出现让考生和考生家长惊叹不已。大家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说:“她才9岁啊,这么小就参加高考了,小神童啊!看看我们。”

不过这一次,张易文考得不理想,只考了172分,落榜了。“后来,她的父亲说她当时没有来得及复习,只是看了一遍高中数学,其他的科目几乎没有学,所以考低了。

到了2017年2月,为了迎接高考,父亲张民弢将女儿送去高考复读机构,学习了4个月。之后,10岁的张易文参加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获得成绩为352分,成功考入商丘工学院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二、10岁上大学

10岁的孩子,别人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张易文已经上大学了。不过她依然摆脱不了还是小孩的状态,而且没有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她上的这所大学是张民弢选的,专业也是张民弢选的,父亲认为信息技术是未来的热门和发展趋势。

上了大学后,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张易文与同学们没有共同语言,生活上也需要父母的照顾。

而在学习上,张易文并没有比其他同学优异之处,反而承受过多的学业压力,失去了享受童年乐趣的权利。

三、现状如何?

3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13岁的张易文在2020年7月已经从学校毕业。毕业证显示,修完教学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毕业后,张易文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在自家的培训学校当了一名助教,每月底薪2000元。

据她父亲所说,13岁的她虽然大学毕业了,依然像一个孩子。她有时候不能按时到校,不认真上课,不认真批改作业。这样子,她的父亲说会扣她一部分工资,最后到手大概是1000元左右。

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张民弢记者,打算先让女儿跟着他们工作两年,适应一下社会以后,再考虑考研究生,希望她往动漫方面发展。

四、结语

与张易文同样是10岁上大学的张炘炀,13岁时已经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16岁的他又成为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目前,他依然在继续深造。

张易文真的是神童吗?回顾她这几年的成长,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证明她天赋异禀。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是父亲过早教育,过早地参加高考。她的未来发展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对于张易文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10岁的商丘女孩张易文考上了商丘工学院的专科,未来三年,她要在此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按照她父亲张民弢的想法,女儿20岁可以读博,然后搞科研,进入“比较上流的社会”。

最近两周,张易文都在军训。外界的抨击、嘲讽、质疑似乎都没有打扰到张民弢和张易文。张民弢在操场外来回走动,用眼神寻找女儿。他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女儿上的这个大专上,似乎像上膛的子弹,三年之后,是打中靶心还是脱靶,谁也不知道。

不被爸爸逼着写小说,“喜欢大学的自由”

对于专业,“学不会就学不会呗”

张易文说自己喜欢大学。在家时妈妈会管着她上床睡觉的时间,爸爸不喜欢她看唐家三少的小说,现在都没有人在耳边念叨。军训让她感到新奇,尽管一天下来全身酸疼。9月20日商丘下大雨,她和所有新生都在雨里淋着,帽子能拧出水,雨停了之后继续训练,用体温把衣服暖干。这些张民弢并没有过问。

张易文9岁时,张民弢就拉着她报名高考,“事在人为,只要有同等学力证明和单位开证明,会让你参加考试的。”她考了商丘另一所大专,但是没有被录取。当时张易文只是粗粗看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几乎没有学。

2017年2月,张民弢将张易文送去高考复读机构,学习了4个月。她当时的班主任孟田慧说同学都很“崇拜”张易文。和高中生在一起让张易文很开心,“我们就聊天啊,什么都聊。但是我在家读书,只有比我小的孩子,我还要教他们上课。”没有上过正规学校,让张易文感到遗憾。

2017年,张易文参加了工学院的单招,她说题很简单,不会的题目就靠蒙。考完之后张民弢告诉张易文她没有考过,她又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数学尤其让她头疼,也没有什么喜欢的科目。直到考试前夕,她才知道自己已经考上了。

张民弢为张易文选了学校,一定要在商丘,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女儿。专业也是张民弢帮她选的,他认为信息技术是未来的热门和发展趋势。

而对于自己的专业,张易文调侃:“我看完对我专业的介绍短片,觉得我学的就是电工。”

不过对于学业张易文倒没多担心,“学不会就学不会呗。”关于大学,她觉得就是更自由,或许她也不用频繁地被父亲逼着写小说,“很不喜欢爸爸让我写小说,没有灵感。”

张民弢自己开办的“私塾”——英贤双语培训学校在商丘工贸路上,旁边就是幼儿园。2013年他从教育局拿到办学许可证便在这里开始他的教育实验。现在他有8个学生,最小的4岁,每天在2楼跟着张民弢自己发明的识字软件识字——按照他的说法,4岁的小孩可以识千字,最大的10岁,他们已经在学初一的课程。

张民弢形容自己是“理想主义”,他害怕张易文被世俗同化,“世俗的人都很无聊,他们上网打游戏,并且聊的话题极其没有营养。”为女儿设定科研的未来也是为了和社会少打交道。

张民弢对自己的方法很有信心。按照他的规划,3年后张易文大专毕业,然后让她考研,国家规定大专生不能直接考就复习两年,这样算下来张易文20岁可以读博,最好出国,然后回来搞科学研究,“这样她能进入‘上流社会’,受大家尊重。”

“退一万步讲,如果张易文实在跟不上大学课程,就把孩子接回家上网课,只要能拿到那张大专文凭。”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女儿是天才,但他觉得10到13岁上大专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并希望将女儿的案例复制。

他本人很节俭,这是他培养张易文信仰的一个方面。“我的精神信仰就是既要追求社会名望和尊重,又不能贪图物质享受。”他有一辆电动汽车,车头已经很烂但依然不打算换。张易文开学时宿舍打算买饮水机,张民弢告诉女儿这个钱可以他出,张易文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怎么有钱?!”

让张民弢感觉不可控的差池是女儿未到来的青春期,从学校到家10几分钟的车程让张民弢略略安心一点。“但如果她没有按照我的期望去做事,我会一直控制她。”

文章标签: # 张易文 # 父亲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