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高考物理结论_高中物理153条经典结论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理综 第26题(物理)2.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3.地标性高考物理题:2018年全国卷B题25~洛伦兹力4.在线等,2016新课标1(乙卷)高考物理第22题。加速度为什么不能用△x=aT?算,而是用△v/t算?5.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6.如何评价 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题?哪科最难?有哪些变化?考的,是重点。平抛实验实验1:用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注

1.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理综 第26题(物理)

2.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3.地标性高考物理题:2018年全国卷B题25~洛伦兹力

4.在线等,2016新课标1(乙卷)高考物理第22题。加速度为什么不能用△x=aT?算,而是用△v/t算?

5.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

6.如何评价 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题?哪科最难?有哪些变化?

高考物理结论_高中物理153条经典结论

考的,是重点。

平抛实验

实验1:用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

注意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发现它是一条曲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但这个分速度到底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还是不清楚,现在请大家来分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想一下我们前面学过的运动形式有没有只在重力作用下实现的?(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既然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的作用,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相同,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知道,分运动在各自的方向上遵循各自的规律,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有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既然我们有了这样的猜想,为了验证它的正确性,我们来做下面这个实验。

演示实验:

如图6.3-2所示,用小锤打击弹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月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先来分析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

(A球在金属片的打击下获得水平初速度后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所以做的是平抛运动。B球被松开后没有任何初速度,且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现在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看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一个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的小技巧.那就是不要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听。两个小球落地后会不止蹦一下,我们只听它们落地的第一声响,如果我们只听到一声响,说明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如果听到两个落地声,说明两个小球先后落地。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下一个小球落地的声音。(拿一个和实验用的小球一样的球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仔细听其落地的声音,以便判断实验中的落地声)

A、B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又同时落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啊?(这说明了A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的性质和B球的运动性质是一样的。B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由这一次实验我们就能下这样的结论吗?有没有可能我们设置的这个高度是一个特殊的高度,它正好满足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和平抛运动时间相等呢?或者说因为我们打击力度的原因,使A球获得的初速度刚好满足这一条件呢?那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呢?(多次改变小球下落的高度与打击的力度,重复这个实验。)

现在我们来改变高度和打击力度重新来做这个实验,来听落地的声音。(两个小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研究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我们再来看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先来分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根据运动的独立性我们知道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运动影响,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啊?(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物体处于不受力或受力平衡状态,它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平抛运动中,物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并且水平方向上有一个初速度,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应该是匀速直线运动。)

那我们应该怎样来验证这个猜想呢?大家可以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不变,位移均匀地增加,因此我们只要能证明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水平位移相等就可以了。)

要进行这样的验证,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图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来获得:

(1)按照以下步骤准备实验装置

第一,将平抛运动实验器置于桌面,装好平抛轨道,使轨道的抛射端处于水平位置,调节调平螺丝,观察重垂线或气泡水准,使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卡好定位板,装置如图6.3-3所示。

第二,将描迹记录纸衬垫一张复写纸或打字蜡纸,紧贴记录面板用压纸板固定在面板上,使横坐标x轴在水平方向上,纵坐标y轴沿竖直方向向下(若用白纸,可事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x、y坐标轴线),并注意使坐标原点的位置在平抛物体(钢球)的质心(即球心)离开轨道处。

第三,把接球挡板拉到最上方一格的位置。

(2)将定位板定在某一位置固定好,钢球紧靠定位板释放,球沿轨道向下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由轨道的平直部分水平抛出。

(3)下落的钢球打在向面板倾斜的接球挡板上,同时在面板上留下一个印迹点。

(4)再将接球挡板向下拉一格,重复上述操作方法,打出第二个印迹点,如此继续下拉接球挡板,直至最低点,即可得到平抛的钢球下落时的一系列迹点。

(5)变更定位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钢球平抛的初速度,按上述实验操作方法,便可打出另一系列迹点。

(6)取下记录纸,将各次实验所记录的点分别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以不同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线。如图6.3-4所示:

注意:

(1)为了保证实验精度,必须保证记录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使平抛轨道的平面靠近板面。

(2)安放记录纸时,要使坐标原点与抛体的抛出点重合,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抛体运动轨迹的起始点,从而确定轨迹上任意点的x、y坐标。

获得了平抛运动的轨迹图像我们就可以从中知道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现在我们从得到的几条轨迹中选出一条来进行研究。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知道水平分运动所发生的时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运动的等时性来考虑。(前面我们已经得出了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等时性原理我们知道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可以通过竖直分速度来找相等的时间间隔。)

具体如何来实现呢?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x= gt2/2我们可以得出,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5:…:(2n+1),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坐标系中的纵轴上选取长度分别为h、3h、5h的相邻的线段,即选取纵坐标分别为h、4h、9h的三个点。例如选择5、20、45这几个点。如图6.3-5所示,在平抛的轨迹上找出纵坐标与之相对应的点,这些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里所达到的位置。

这样我们就找出了水平分运动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所发生的位移,观察这些水平分位移,可以得到什么规律?(这些水平分位移都近似相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结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

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3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2)(4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4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___ __(用g、L表示),其值是_ ___________m/s(取g=10m/s2).

(3)(6分)给你一把玩具手枪和子弹,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测量出玩具射出时的速度大小.

a: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需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速度大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3分);(2),0.5 m/s(各2分);

(3)方案一:竖直上抛运动

a:秒表

b:竖直向上射出子弹,利用秒表测量出子弹从射出到落回到射出点的时间t

c:

方案二:平抛运动

a:刻度尺

b:利用刻度尺测量出子弹运动的水平距离L和竖直高度差h

c:

方案三:圆周运动

a: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

b:如图装置,用两个相同的圆纸片通过转轴绕轴转动,用秒表测量出其转动的周期T;然后让子弹水平穿过转动的两纸片,在上面留下如图的a、b两小孔,用量角器测量出两小孔所在半径的交角,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纸片的水平距离L.

c:}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理综 第26题(物理)

高考物理试卷有12到选择题,那么,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1.直接判断法

高考物理选择题可以通过观察,直接从题干中寻找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直接判断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不用推理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所以做这种高考物理选择题就需要技巧。

2.淘汰排除法

这种 方法 要在读懂物理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要求,将明显错误的答案排除掉,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高考物理选择题在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考生的仔细力,所以物理选择题解题的基础技巧就是要细心,不放过任何有利条件。

3. 逆向思维 法

高考物理逆向思维这种技巧是从选项的各个答案入手,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推理法

根据高考物理选择题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1. 直接判断法:当考查的知识为识记的内容,可直接依据物理事实、概念、规律、定则等,经过回忆、思考,从题目提供的多个选项中,“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情况。

2. 排除筛选法: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的熟悉程度结合题设情况,通过对题述物理过程、物理条件和备选选项形式的分析,将不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最终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叫做筛选排除法。

3. 选项代入法:计算型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是数字,如果仍像解计算题那样求解比较麻烦,或者通过计算也不能确定应选答案时,可以把各选项的数值逐一代入,经过推导得出的方程进行检验,将满足方程的选项找出来。

4. 特例检验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这种方法称为正反例检验法。

5. 图解法:图解法包括图线法、矢量图法和几何作图法,从图像选择题的题干或备选答案的图像中读取有关信息,根据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解答。还有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示意图,如矢量图、物体的运动图像等,再利用图象分析寻找答案。利用图像或示意图解答选择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简便地找出正确答案.若各选项描述的是物理过程的变化情况,此法更显得优越.此类题目在力的动态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电磁感应现象等问题中最为常见.几乎年年都考。

6. 定量计算法:题干中提供了一些物理量数据,同时给出备选答案,解答时需分清各种条件,通过分析判断所用的原理和规律,而后进行论述和计算,得出结论。

7. 单位检验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是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如果某个选项的单位与题干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单位不一致,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请注意:与题干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单位相同的选项并不一定正确).如果这种方法不能排除所有错误选项,只要能排除部分错误选项,对帮助正确选择答案也是有益的。

8. 对称分析法:有些选择题中的研究对象或过程具有对称性,可以根据确定了的事物某一部分的特征,去推知其对称部分的相同特征,利用对称性对研究对象的受力、运动过程与状态进行分析,还可将一些表面并不具备对称性的问题进行转化变成具有对称性的问题后,再利用对称性进行求解。

9. 简单估算法: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个物理现象,没有任何精确的数字,要求估算可能的结果,这是一类新颖的物理问题。估算题一般取材新颖,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但脱离课堂教学的解题模式,无直接公式可套,这就要求考生善于观察物理现象,能熟练运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准确地利用理想模型的物理规律,把复杂的过程简化为单一物理过程,摒弃次要因素,抓住现象的实质求解。

初中物理题的解题方法

一、 整体法与隔离法

在物理中通常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简单的连体问题,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是整体法。

采用整体法就是从整体上对物体进行分析,不去考虑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事物内部进行复杂的讨论。

在不涉及系统内力时应优先考虑运用整体法,其优点是研究对象少,求解过程往往简单而巧妙。而隔离法是指将系统中的一个物体隔离出来进行研究,把系统的内力转化为某一个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实际应用时,要求灵活转换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以取得最简洁的解题思路。

二、图像法

物理图象是处理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可以直观地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应用图象法处理问题时,要搞清图象所揭示的物理规律或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即必须明确横纵坐标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明确有关“斜率”、“面积”、“截距”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先把具体问题抽象为一个物理模型,然后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函数关系,画出图象,进而分析问题。

在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图象有:s—t 图像, v—t 图象,波动图象,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图象,伏安特性关系图象,电源的外特性图象,交流电图象等等。

对某些物理过程,如能作出对应的物理图象,其变化规律便一目了然。根据图象进行有关计算,一般能简化过程,甚至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 图解法

图解法是指利用作图的方法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它通常适用于三个力的情况,其中一个力是恒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求解第三个力的情况,它的优点是直观性好,但由于作图和测量的误差造成结果的精确性差,因此常用作定性讨论。

四、 比例法

比例法就是利用比例关系求解物理问题的方法。在一些物理题中,可以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正、反比例关系消去中间变量,从而使问题简化。

五、 极限法

极限法是指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对给定的条件和关系进行“放大”或“缩小”,以至达到“极限”,使问题中原来所表示的现象和规律更加明显,然后分析极端状态,帮助作出判断或寻找结论的一种方法,应用极限法往往会使问题的解决更快捷。如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就用了极限的方法将第二个斜面外推到极限——水平面;开尔文把查理定律外推到压强为零这一极限值,引入了热力学温标等,但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极限法时,所选取的物理过程所研究的物理量的变化应该是单一的,如增函数或减函数,但不能既有增函数又有减函数。

六、 等效法

等效法是指在效果等同的情况下,以一些简单的因素代替原来的复杂因素,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等效思想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力的合成与分解中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替代;电学中的等效电路图、等效电阻等。利用等效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或难于解决的问题等效为一个较为简单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它起到了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因此,等效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七、 对称法

物理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现象,如物理模型的对称结构、物体运动的对称性、电场、磁场的对称分布等,其对称部分总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征,因此,利用物理学中存在的各种对称关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对称法。

对称性也常出现在上抛运动、简谐运动、电磁场、光学等知识中,分析题目的特点,抓住对称的物理量解题,不失为一种捷径。

八、 临界法

临界状态是指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质的变化的转折点,是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中介状态,如物理学中的临界角、熔点、临界温度、极限频率等,利用临界条件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临界法。如果题目中出现如“最大、最小、至少、恰好、满足什么条件”等一类词语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九、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指将物体所受到的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解决物体受多个力作用的问题时采用正交分解法非常方便。

十、 物理模型法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而物理模型法是对研究对象加以简化和纯化,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来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 做高中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 做高考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 做高考物理试题的技巧有哪些

★ 做物理题的诀窍有什么

★ 高考物理选择题秒答技巧有哪些

★ 物理解题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

★ 高二物理高效做题的六种方法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分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高中物理核心知识,包括功能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以及模型的转化、综合处理新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能力较高。(自己评估的,若楼主不觉得,也没关系) 我们先分析第一图。如图一,设初速度V,注意子弹恰好穿过,意味着铁板和子弹具有共同速度v,分析整个过程,有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子弹穿铁板动量守恒,二者叠加整个过程整个系统动量守恒,可知整个过程动量守恒:mV=(M+m)v,求出v=mV/(M+m),注意M=2m,带入简化运算:v=V/3. 若考察功能关系,设阻力为f。选择子弹射入为初状态,子弹和铁板具有共同速度v为末状态,由动能定理,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1/2mV-1/2(M+m)v=1/3mV,损失机械能为阻力做功导致,即:fd=1/3mV①。 再来分析图二,图二注意过程分析,当子弹射入第一个时候,子弹获得速度,因为铁板1和铁板2不发生碰撞,说明铁板1放置的位置应该是这样的:当子弹脱离铁板1,铁板1获得初速度,这个初速度应该小于子弹,当子弹射入第二个板,二者获得共同末速度,这个末速度显然比铁板1大,否则矛盾,整个过程,当子弹穿铁板2,铁板1还和铁板2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上分析,对整个题目毫无影响,但对分析物理题,就应该这样考虑。好,言归正传,设子弹穿出第一个铁板获得末速度w,分析过程同图一,有: 注意对于铁板1,碰撞穿出前后动量守恒: mV=Mv1+mw 1/2mV--1/2mw=1/2fd+1/2Mv1②, 当子弹以初速度w射入,而后有共同速度u,设深度为L,由动量守恒, mw=(M+m)u ③ 1/2mw-1/2(M+m)u=fL④ 方程处理,把②1/2mw进行整体代换,把③u表达出来,联立①⑤,可以解得: L=1/2(1+√3/2)d 结论,显见,分开的铁板比合并的铁板对子弹冲击防御要大,这是因为,对于合并的,子弹和铁板的一次碰撞,摩擦所损失的机械能,显然比子弹和铁板两次碰撞,两次摩擦所损失机械能小,即后者对子弹产生阻力大于前者。 *考虑到第一次摩擦做功大于第二次,但分析碰撞损失,碰撞损失能量明显高于摩擦,既证明了,碰撞对机械能损失更大(在本题中),这个结论可以通过计算证明。 注:楼主如果想用V-t图像,也很简单,但考虑牛顿力学,算出子弹和铁板的加速度,第一图,做出倾斜角,第一图是一条连续的交叉直线(上升、下降),第二图,是一条先上升后下降直线,而后平行直线,而后下降上升直线,这些都可以通过计算加速度得到倾斜角,笔者认为,此图用V-t图像,对解答本题太过于繁琐,对于选择题,可以考虑图像法,笔者认为,此类题应选用能量动量求解。

地标性高考物理题:2018年全国卷B题25~洛伦兹力

 还不清楚高二物理知识点有哪些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二、传感器的应用(一)

 1.光敏电阻。

 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

 5.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

 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

 三、传感器的应用(二)

 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传感器应用:

 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

 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2、温度报警器。

 五、传感器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状态,并使产品达到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

 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拓展阅读:怎么做好高考物理复习工作

 1、抓住高考说明,把握高考走向

 高考复习要明确复习方向,学会察上观下,从考试说明解读考什么;从近年试题解析怎么考;从个人现实明确怎么办。有的放矢、主动高效。

 2、抓住物理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课本是学习之本,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大多高考题在课本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所以抓纲务本。方可落实“五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模型、基本方法。

 3、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听课是主业,跟老师思路走,抓知识方法重点,力争当堂明白。注意,预习了才能真正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重点,所有学生都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公共重点,但重要的是要捉住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每个人的知识点认知和把握情景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需求,自己缺什么就抓什么,重点一定要有个性化,要听懂个性化的重点,当堂消化掉。

 4、抓住网络建立,形成知识体系

 要想落实知识,形成能力、提上科学素养,就必须注重知识体系、方法体系两大体系的建立,把知识点穿成知识线,把知识线织成成知识面,把知识面构成知识体。左勾右联、上挂下牵把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全面理解。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

 二、“二级结论”法

 “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强度等。

 三、逆向思维法

 在解决某些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入手有一定的难度,改变思考问题的顺序,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可逆性物理过程中(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等),也可运用反证归谬法等,逆向思维法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四、等效替换法

 等效替换法是把陌生、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或关系相同的前提下,转化为简单、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从而认识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等效替换法广泛应用于物理问题的研究中,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效场、等效电源等。

 五、估算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估算题,有些貌似要精确计算,实际上只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数量级分析),或者数学近似计算法(如:小数舍余取整),进行大致推算即可得出答案。估算是一种科学而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运算,帮助考生快速地找出正确选项。

 六、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分析法,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七、极限思维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斜面的倾角趋于0°或90°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八、对称思维法

 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

 九、比较排除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

在线等,2016新课标1(乙卷)高考物理第22题。加速度为什么不能用△x=aT?算,而是用△v/t算?

25.(20 分)一足够长的条状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在 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中间是磁场区域,其边界与 轴垂直,宽度为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方向垂直于 平面;磁场的上、下两侧为电场区域,宽度均为 ,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 ,方向均沿 轴正方向; 、 为条状区域边界上的两点,它们的连线与 轴平行。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 点沿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以从 点入射的速度从 点沿 轴正方向射出。不计重力。

(1)定性画出该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2)求该粒子从 点入射时速度的大小;

(3)若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求该粒子的比荷及其从 点运动到 点的时间。

分析

本题中涉及3个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先作定性描述。

第1阶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粒子在起点 处, 方向初速度为 , 方向初速度非 。 方向受电场作作用; 方向受力为 . 所以,粒子在 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方向作初速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以上过程中, 方向速度分量不变, 方向速度分量变大,速率变大,速度方向改变。粒子的能量增大。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其对称轴是 轴。

第2阶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粒子进入磁场后,受洛伦兹力作用,作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动能不变,方向改变。

在以上过程中,粒子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最终离开磁场,进入电场。

第3阶段:在电场中运动

粒子离开磁场后,进入另一个电场。 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粒子到达 点,其 方向速度分量为 , 方向速度分量与原始的速度分量相等。

粒子在到达 点前的轨迹也是抛物线,对称轴平行于 轴。

进一步分析,粒子在两个电场中运动, 方向的速度分量都是不变的。所以,在两个电场中的运动时间是相等的,粒子离开第一个电场的速度的 分量与进入第二电场时的速度的 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粒子的轨迹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就是 的垂直平分线。

在一号电场中,有以下公式可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强度定义)

在磁场中,主要有以下物理学公式可用:

解答第1问

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是抛物线,且对称轴平行于x轴。在磁场中的轨迹是一段圆弧。轨迹示意图如下。

解答第2问

如图所示,磁场中的粒子轨迹的圆心角的二分之一与弦和速度方向的夹角相等。

∴ 该粒子从 点入射时速度的大小

解答第3问

若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则上图中的 ,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圆心角为 , 所以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粒子两个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

综上,粒子从 点运动到 点的时间 。

提炼与提高

高考是选拨性考试。在每一份考卷中,都会有几道「压轴题」。本题就是一个典型。

构造压轴题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把多个过程整合在一个考题中。然后,选择几个相互间存在关联,但是联系不太直接的量,以其中某个量为待求量,另外一些量为已知量,要求考生根据已知量计算待求量。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谈谈应对压轴题的破解攻略。

『先定性,后定量』

这是一个通用性强的方法。对本题的定性分析,已经记录在 [分析] 一节。在前面的分析一节中,我们对本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将物理过程划分出3个阶段,并写出了每个阶段适用的公式。

『先把通用形式的公式写出来,再与具体的条件相结合』

这一条既是解题方法,也是应试技巧。遇到困难的题目,把公式写在纸上,可能就有了思路。在最不济的情况下,把通用的公式写在答题纸上,也能拿到一点分。

『自问自答导出联系』

『要了解公式的物理内涵』

『用函数思想分析物理问题』

自问自答,可以顺着物理过程提问,相当于小说中的“顺叙”写法,也可以用从关键点展开,好像“倒叙”、“插叙”写法。

倒叙分析示范

以本题为例,我们可以从关键阶段(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突破。

自问:粒子在磁场中的的 方向位移由什么因素决定?

自答:在进行几何分析后,我们得出了以下公式:

这个公式的物理内涵可以这样表述: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当粒子的 坐标等于入射点时,其 方向的位移(也就是图中的 距离 )与其入射时的速度的 分量相关,而与其入射的速率无关。假如用数学上的映射符号来表示,就是:

「自问」: 方向的速度分量 由哪些量决定?

「问答」: 由加速度和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决定。也就是:

「自问」: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由哪些量决定?

「自答」: 是由粒子的 方向的速度分量,也就是初速决定。

把上面的几个公式串起来,就得到以下公式:

以上等式中,约分操作后,比荷就不再出现了。得到如下形式:

以上等式中, 是待求量,其它都是已知量,于是解出结论。

函数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说:变量 随着变量 的改变而改变,变量 是变量 的一个函数。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说:某某物理量与某某物理量相关,也某某物理量无关。例如,

应本题而言,前面的分析发现:弦 的长与入射速度的 分量相关,与入射速度的 分量无关。

压轴题为什么难?原因在于:它需要用到一些比较间接的联系,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时候,我们用所有相关的公式都写出来了,还是没有看出待求量和已知量之间有何联系。也就是卡住了。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这种卡住了的僵局,应当如何破局?有什么「窍门」呢?

笔者的回答是: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待求量总是有限的,解题进入僵局,可以尝试一下,改变某个已知条件(或是待求量),看会有什么影响。

例如,在本题中,我们设想一下,电场的宽度由 变为 , 会有什么影响呢?

显然,粒子穿越电场的时间不同了,进入磁场时, 方向的速度分量仍是原来的值,但 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同了,所以,在磁场中的轨迹也不同了。

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

可以看出提问的同学有个误区:实验是要自己得出结论的。

意思就是相当于我们不知道运动学的任何公式,通过实验数据来探究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x=aT? 这个是运动学几个基本公式推导得到的,在实验题中自然不能用,使用△x=aT? 相当于用已经得到的公式定理结论去求实验数据,这是不合理的。可以尝试去算一下,应该会发现用实验数据测得的加速度或者瞬时速度比用△x=aT?测得的加速度或瞬时速度小,所谓“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得到什么什么结论”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评价 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题?哪科最难?有哪些变化?

高考物理是一比较难的科目,除了我们掌握好基础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 方法 和技巧,高考也是一个有技巧性的考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

1.计算题如果连基本公式都忘记了,那根本就不用答了,所以考生应该把基本公式还是变换而来的公式都背熟,节省换算时间。

2.描述性的文字要写好,公式的字母要工整,代入数据等要清晰,演算过程要明朗,结果要精确,作图的时候勿潦草。

3.审题中,要全面细致,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全面分析好情况,可以先在草稿上演算。

4.计算题少不了数学工具的应用,不管是解方程还是极限法,都应该一步步认真计算,以免数值错了,导致第二步的结果也错了(一般题目第二步都会用到前面的计算结果)。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方法

1.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2.高考物理答题时保持平衡心态

心态不平衡还表现在对平时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如: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所以,有许多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大考紧张,难以正常发挥。

3.高考物理答题使用学科专业术语

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各自的学科语言,平时,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学科意识,形成了各学科的科学合理的答题习惯。因此,在考试中,不能用自编的、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要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本专业的规范的表达方式。

高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29.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30.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1.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2.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33.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34.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5.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6.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7.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8.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9.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40.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41.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42.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43.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44.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5.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

46.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47.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48.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49.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0.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51.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52.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53.画力的图示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度。

54.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55.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

56.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57.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58.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使用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59.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60.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相关 文章 :

★ 高考物理计算题拿高分的技巧

★ 高考物理计算题拿高分技巧

★ 高考物理计算题轻松拿高分的方法有哪些

★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 高考物理高分技巧

★ 高考地理偷分技巧

★ 高二物理的答题技巧

★ 高二没时间了怎么提高物理成绩?

★ 高二物理提高成绩的学习方法

化学相对难一些,逻辑推理能力考查强,变化:

1、物理:强化基础性考查,增强试题灵活性

全国乙卷第23题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些实验均是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加强基础实验的考查,有利于考教衔接,引导中学教学认真开展基础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能力。

2、化学:加强逻辑推理能力考查,坚持全面科学评价选拔

乙卷第7题以碳中和为情境,考查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并向学生普及了多种实现碳中和的手段和技术。

3、生物:以稳为主、稳中有进,加强价值引领和文化渗透

全国乙卷第37题以米曲霉发酵制作酱油的工艺技术为素材,围绕发酵的生物学原理和过程,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生长条件以及代谢特征的理解与运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智慧,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题目设置是以考查基础知识为目的的。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

2、逐本溯源,注重本质

在新高考的趋势下,物理学科在物理知识的本质及理解方面的侧重点会更多。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仅要关注公式与结论如何在题目中使用,更要重视推导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物理思想方法,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也要在理解原理的前提下使用,而不是盲目地使用捷径做题,忽视物理本质。

文章标签: # 运动 # 物理 # 方向